(一)与行政主体之间法律关系及风险控制
1、拆迁风险
2、土地获取风险
3、报规报建风险
(二)与市场主体之间法律关系风险及应对措施
1. 股权合作单位
风险:
1)利益分配风险
2)股权治理风险
3)股权退出风险
4)关键岗位管理风险
防范措施:
1)出资与利益分配成正比
2)重大事项一致通过制度
3)股权退出机制
4)配置相关人员通过管理流程实现制约
2、设计单位通过合同条款把握此类内容
防范措施:
1)限额设计经济指标奖惩条款
2)设计事故赔偿以损失或设计费支付为限
3)设计团队及现场服务等管理量化条款制约设计不达标
3、对承包商
4、对于代理商
风险状况:
1)无期限合同
2)撕毁合同
3)不确定服务评价标准
防范措施:
1)明确合同期限
2)禁止擅自撕毁,应当书面解除
3)明确并量化服务评价标准
(三)与小业主之间法律关系风险及应对措施
1、营销推广风险:
1)广告策划风险(1.虚假宣传,诋毁性广告;2.沙盘、样板间、配套差异;面积赠送虚假)
2)广告宣传措施( 1.避免侵权行为;2.避免违约)
2、销售风险:
1)及时解封土地,按期办理销售许可
2)签订认购书
3)注意逾期付款,交房,办证等条款
4)防止一房二卖.妥善管理印章
3、按揭贷款连带责任
1)按揭贷款买房
2)业主与银行签订合同
3)不对银行承担连带责任
4、交房管理风险
1)及时发放交房通知书
2)代收房屋授权证书
3)房屋交接单据签收
5、房屋手续延迟房屋延迟交付
小业主原因:按揭合同办理障碍
措施:积极沟通政府部门,积极敦促施工单位,尽快发送入住通知单。
开发商原因:综合审查不过关,质量存在问题,未发入住通知导致违约或退房风险。
措施:沟通银行,敦促小业主。
6、房屋结构及质量问题风险
质量瑕疵:
风险:墙面、地面裂缝,未找平,空洞。门窗歪斜,水电暖不通,渗漏等。
措施:协调施工单位,令其完善瑕疵;协调业主,避免违约。
面积误差:
风险:面积误差超过3%,业主退房及利息赔偿。
措施:用赠送面积或主动协调方式处理。
变更设计:
风险:未经购房人同意,擅自变更设计(户型、朝向、面积、防水等),业主有可能退房。
措施:无原因,不变更;有原因,应当与业主签订合同。
7、房屋产权问题
风险:
1)在建工程欲转让
2)延迟办理所有权登记超过一年
3)存在抵押、联建等纠纷,产权不清,退房风险
措施:
1)书面通知购房者,购房者有权选择30日之内退房
2)及时尽快办理消防、人防初步登记等手续
3)尽快置换抵押土地、获得销售许可
8、物业管理风险
风险1:未来物业费收取困难
措施:入住前提前收取物业费用
风险2:公共物业索赔发生(道路,配套,人防,车位)
措施:明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,建立公共维修基金账户
风险4:相邻关系索赔
措施:组织协调,沟通处理
风险3:维修索赔.
措施:按照建筑施工合同中的质量保修条款,督促施工单位